一、靠闻气味判断污染不可靠 医学*告诉我们,靠闻气味判断污染是不可靠的,因为人体的嗅觉阀值是需要达到一定浓度才能产生嗅觉的,而且每个人的嗅觉阀值由于个体差异会有所不同。污染不是特别高时,比较敏感的人感觉到了,但一般人还没有感觉。 另外男女对装修异味、污染的感知差异也有很大差异。 保定馨居环境之前引用过一个国外的调查报告,在这里再次给大家分享一下。 日本“国民生活中心”曾针对搬入新家后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做过专项调查,结果显示:搬入新家后感觉有异味,身体不舒服的女性为1105人,男性为370人,女性是男性的3倍。 从年龄上看,30至60的人群比较敏感,占了整个反应有不适症状的人群总数的75%。 而20岁到29岁的不适症状者中,女性人数是116人,男性仅为30人,女性是男性的3.9倍。 因此,在室内空气是否有污染的问题上,因为性别、身体敏感程度不同,感受到污染的情况也不同,靠自己感觉到是否有味来判断是不准确的。 二、有气味不代表有污染 有部分业主,新家装修完几个月后,准备入住前,封闭一段时间,发现室内有异味,以为是装修污染**标造成的。找来具有CMA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。等拿到检测报告后一看,检测结果却出乎意料,室内各项污染都不**标。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种: (一)、由于装修和家具中用到了一些木材,而木材中含有各种挥发性油、树脂、树胶、芳香油及其他物质,例如松木、杉木、樟木、橡木、红木等有会有气味。这类木材本身味道对人体无害,大家不用担心。 (二)、家具中用到了真皮,真皮本身具有一定异味的,而这类异味同样对人体无害,不是污染性异味。 释放周期的问题 很多业主在装修买完家具入住时,往往已经是几个月甚至大半年以后了,室内用的纯实木家具,没有长期污染源,而短期污染已经挥发的差不多了。 室内污染从释放周期可分为长期污染释放源和短期污染释放源。 短期污染释放源:壁纸、腻子、窗帘油漆等材料中污的染释放、挥发周期较短,一般在四周至6个月左右。 长期污染释放源:各种人造板以及人造板加工而成的家具物品,生产人造板要用到大量的胶黏剂,其中较长用的就是脲醛树脂胶,这种胶有一个*有的缺陷——就是遇潮遇热会分解释放出甲醛,其释放周期长达3-15年,是“长期甲醛释放源”。 三、没气味不等于没污染 从室内空气污染治理专业角度看,没气味不等于没污染。 新房刚装修完,在通风一段时间后,虽然绝大多数会**标,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室内污染是达标的,在这些达标的房间中,有的是纯实木的家具,也有的是品牌板式家具。 甲醛本身无色又没有什么味道,导致很多人会忽视甲醛的问题。很多客户在新房装修完之后,通风一段时间没有味道了,就直接入住了,但是住段时间之后就感觉不舒服,此时才想起来检测甲醛,结果甲醛**标,这时候甲醛已经对身体产生了一定的毒害。 下面保定馨居再跟大家分享一些具体的数据:室内空气污染物中除了甲醛是无色无味有刺激感气体,氡也是无色无味,苯是有淡淡芳香气味的污染物,氨是无色气体但有强烈刺激性,没有感觉到气味可能还存在甲醛等污染物,没有感觉到气味可能是污染的浓度值大于标准,但还没有达到嗅觉阀值,这时已经对人体产生了毒害。有关实验数据显示,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为0.2毫克/立方米时没有感觉;含量为0.3毫克/立方米以上时开始有刺激感,0.5毫克/立方米时 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泪;0.7毫克/立方米时引起咽喉疼痛;浓度再高可引起恶心、呕吐、咳嗽、胸闷、气喘甚至肺气肿。长期吸入低剂量甲醛可以引起慢性呼吸道 疾病、结膜炎等慢性疾病。由此可以得知,我们感觉到有刺激感时,甲醛的污染浓度已很高了。